400-6009-602
联想AI的下半场,不止是大模型,还要让AI真正落地!在联想第十届创新科技大会上,AI成了绝对的主角。过去几年,大家都在谈大模型、ChatGPT、Sora这些“黑科技”,感觉AI无处不在——从家里到学校,从医院到办公室,几乎所有地方都在被AI渗透。但问题也不少:AI有时候会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(幻觉)、会忘事儿、甚至存在隐私泄露风险。
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亚勤就提到,要想让AI靠谱,不能只拼“数据、算力、网络”,得换个思路——算力要够用,数据要安全,隐私更要保护。
从大模型到智能体:AI的下一步
联想的看法是:大模型固然重要,但要真用到生活和工作里,光靠它还不行。下一步是把AI做成“智能体”。这类AI不只是回答问题,而是能感知环境、会用工具、能拆解任务,还有长期记忆,越用越懂你。
所以,联想提出了“双手策略”:
左手:继续做混合式大模型(公有云+私有化)、多样化算力和安全隐私保护。
右手:发展智能体,让AI真正能在实际场景里帮上忙。
AI PC:全新一代个人电脑
这次联想还带来了“AI PC”,简单说就是内置了智能体的电脑。它有五大特点:
内置了个人AI助手“联想小天”,能跟你自然交流,还能记住习惯,帮你拆解复杂任务。
本地算力升级,不只是CPU+GPU,还有专门跑AI的NPU。
能帮你建立自己的知识库,把资料都管起来。
可以连接更开放的AI应用生态。
隐私安全有保障。
换句话说,以后你的电脑不只是“工具”,而是一个真正懂你的智能伙伴。
联想的AI布局:个人+企业
在个人层面,联想希望通过PC、手机、平板、AR/VR设备,把智能体带进大家的日常。
在企业层面,则是靠服务器、存储、网络等基础设施,帮助企业把海量数据变聪明。
AI不只是跑在云端,还会分布到本地数据中心、私有云、边缘端,最终形成“端-边-云-网-智”的混合架构。
联想的观点很明确:AI的上半场是技术突破,下半场就是应用落地。大模型还在,但更重要的是让它与智能体结合,真正解决问题。AI PC就是其中一个标志性的产物,它让人们看到,AI正在从实验室里的技术,走向每个人的日常生活。